网络世界就像一座繁忙的城市,设备之间要通信,得遵守 “交通规则”—— 这就是网络协议。就像现实中寄快递、发消息有不同方式,网络里也有各种协议,它们各有分工。今天用生活例子聊聊常见协议,以及坏人怎么利用这些 “规则” 搞破坏(DDoS、CC 攻击)。
![图片[1]-小白也能懂的网络协议科普:从 “快递规则” 到网络攻击-速维云](https://www.svyun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26160404444-v3IVcwgx-1024x576.webp)
一、最基础的两种 “通信方式”:TCP 和 UDP
1. TCP 协议:像 “挂号快递”,可靠但稍慢
比喻:就像寄挂号快递 —— 你填单寄出(发数据),快递员送到后会让收件人签字确认(收到数据反馈),如果没收到确认,会重新寄送(重传机制)。
特点:需要 “三次握手” 建立连接,确保数据完整到达,但步骤多、速度稍慢。
场景:网购付款、文件下载、微信聊天(重要数据不能丢)。
2. UDP 协议:像 “普通短信”,快速但可能丢
比喻:就像发普通短信 —— 你编辑好直接发送(发数据),不管对方有没有收到,也不等回复,速度快但可能漏消息。
特点:不需要建立连接,数据 “一发了之”,速度快但不可靠(可能丢包)。
场景:视频通话、直播、游戏(偶尔丢帧不影响,卡了重传反而更卡)。
![图片[2]-小白也能懂的网络协议科普:从 “快递规则” 到网络攻击-速维云](https://www.svyun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26162633802-1DshaUh6-1024x576.webp)
二、协议里的 “小细节”:SYN 和 ICMP
1. SYN:TCP 握手的 “敲门砖”
比喻:TCP 的 “三次握手” 就像打电话 ——
- 你打给朋友:“喂,你在吗?”(SYN 请求,第一次握手)
- 朋友回:“在!你说~”(SYN+ACK 回应,第二次握手)
- 你说:“好,我要讲事了~”(ACK 确认,第三次握手)
作用:SYN 是建立 TCP 连接的第一步,用来确认 “对方是否在线、能否接收数据”。
2. ICMP:网络里的 “问路和报错”
比喻:就像快递员给你发消息:“你家单元门没开,快递放驿站了”(报错),或 “我快到楼下了,准备取件”(状态通知)。
作用:用于网络设备间的 “状态沟通”,比如我们常用的ping
命令(检测网络通不通),就是用 ICMP 协议发送 “探测包”。
三、坏人怎么利用协议搞破坏?DDoS 和 CC 攻击
1. DDoS 攻击:用 “垃圾流量” 堵死大门
DDoS(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)的核心是:控制大量设备(像 “僵尸军团”)向目标发送海量请求,耗尽对方资源,让正常用户进不来。
![图片[3]-小白也能懂的网络协议科普:从 “快递规则” 到网络攻击-速维云](https://www.svyun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26162652439-cqP0l1zl-1024x576.webp)
(1)SYN Flood 攻击(针对 TCP)
原理:利用 TCP 的 “三次握手” 漏洞。坏人让 “僵尸设备” 不断发 SYN 请求(“喂,在吗?”),但收到服务器回应后不发第三次 ACK(不回话)。
比喻:就像有人雇了 1000 个人,轮流给你打电话问 “在吗?”,你每次都接起来说 “在”,但对方立刻挂掉 —— 你的电话一直占线,真正朋友的电话打不进来,手机也因不断接电话没电(服务器资源耗尽)。
(2)UDP Flood 攻击(针对 UDP)
原理:UDP 不需要确认,坏人让 “僵尸设备” 向目标发送海量无用的 UDP 包(比如随机垃圾数据)。
比喻:就像有人雇人给你发 10 万条垃圾短信,你的手机一直弹窗接收,内存被占满,正常消息看不到,甚至直接卡死(服务器带宽 / 内存耗尽)。
2. CC 攻击:用 “正常请求” 拖垮服务
CC 攻击属于 “应用层攻击”,不发垃圾流量,而是用 “看起来正常的请求” 让服务器忙到崩溃。
![图片[4]-小白也能懂的网络协议科普:从 “快递规则” 到网络攻击-速维云](https://www.svyun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26162710151-8O5rjRS7-1024x576.webp)
原理:针对需要服务器 “动脑处理” 的操作(比如刷新网页、登录验证),坏人控制设备不断重复发送这类请求,让服务器一直 “干活”,没时间处理正常用户。
比喻:就像有人雇了 100 个人,轮流按你家门铃问:“你家有酱油吗?”“你家 WiFi 密码多少?”—— 你每次都要开门回答,但对方问完就走,下个人立刻接着问。你忙得饭都吃不上,真正的朋友来做客时,你根本没时间开门(服务器 CPU / 内存被耗尽)。
特点:攻击流量和正常请求很像,难区分,常用来攻击网站、APP 后端。
四、总结:协议是规则,攻击是 “钻规则空子”
- TCP:可靠如挂号快递,漏洞在 “握手等待”(SYN Flood);
- UDP:快速如短信,漏洞在 “无确认”(UDP Flood);
- DDoS:用海量垃圾流量堵门,让服务器 “接收不过来”;
- CC 攻击:用大量正常请求逼服务器 “忙不过来”。
理解这些,你就大概知道网络世界的 “交通规则” 和 “常见碰瓷手段” 啦~ 防护的核心思路也很简单:给服务器 “装过滤器”(防火墙)、“加警力”(抗 D 设备),过滤异常请求,限制重复操作~
暂无评论内容